中国,上海—2014年3月26日—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14)于3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主办,获得来自国内外32家专业学会及知名心脏中心的支持。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微创集团”)携第三代靶向药物支架firehawk®(火鹰)最新研究成果亮相峰会,并在cit期间,举办了火鹰上市新闻发布会、“火舞飞扬,鹰击长空——火鹰上市启动会”以及多场卫星会。
firehawk®(火鹰)表现抢眼
本次大会上,微创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药物支架firehawk®(火鹰)冠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一经亮相,便引来国内外参展专家的关注。在历时4天的大会中,共计14例患者成功植入32枚firehawk®支架,特别是南京市第一医院的演示,术者采用dk-crush术式植入两枚firehawk®支架,firehawk®支架以完美的通过性、优异的支撑性及边支保护能力得到了手术演示专家及cit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据微创集团首席技术官罗七一介绍,第三代药物支架firehawk®(火鹰)采用全新的靶向洗脱技术,独特凹槽与聚合物组合,变漫灌为约束性“点灌”,在涂料材料100%吸收的同时药及聚合物量全球最低。firehawk® target研究共同主要研究者、tct大会主席、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教授martin b. leon认为,firehawk®(火鹰)支架突破了传统药物洗脱支架的设计理念,将成为新的药物支架时代的领军产品,更加希望这款药物支架产品早日造福全世界更多的冠心病患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入导管室主任、target系列研究秘书长徐波从临床试验角度详细解读:“firehawk支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验证,是中国药物支架临床试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将中国冠脉药物支架临床试验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两年临床数据发布
由微创集团主办的“靶向时代,鹰之征途”主题卫星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高润霖院士、martin b. leon教授、上海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心脏中心alexandra j. lansky教授和大庆油田总医院的温尚煜担任大会主席。本次大会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由高润霖院士和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分别公布了target i随机对照试验2年临床结果和target ii 2年随访及长支架注册研究3年随访结果。
target i 长病变队列3年随访结果显示,器械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仅为4.1%,且仍然保持着支架内血栓形成的0发生率。target ii 2年随访结果显示tlf 5.2%,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为1.0%,tv-mi 3.4%,itlr 1.3%,值得关注的是arc定义的确定或可能的血栓发生率仍仅为0.1%。
火舞飞扬,鹰击长空—— firehawk®火鹰靶向支架上市启动会成功召开
本次火鹰上市启动会邀请到全国各知名心血管专家300余人以及国际专家近100人。包括cit大会主席高润霖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阜外医院杨跃进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吕树铮主任、徐波主任以及dr. gregg w. stone,dr. renu virmani, dr. costantino costantini父子等全球知名心血管专家参加了启动会。启动会以视频方式讲述了2004年火鸟上市到2014年火鹰腾空出世的产品研发历程,印证了微创在此领域已连续10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高润霖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火鹰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实现了储药槽技术的靶向支架,是中国人的骄傲。”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常兆华博士也表示:“微创将继续致力于冠脉支架的创新为临床专家及患者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最后,由常兆华博士、高润霖院士以及dr. gregg w. stone共同启动了火鹰上市仪式。
【背景链接】
2013年,作为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十年征程的小结,大会主席高润霖院士和秘书长徐波教授将cit的主题和精神内核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合作(cooperation)、创新(innovation)、转化(transition),并称这是至少下一个十年内cit会议秉承的宗旨和倡导的方向。
作为“新十年”的第二年,cit2014会议近200个会场、1300余次学术报告的日程设置无疑是这一主旨的最佳体现。
cit精神——致敬原创
最新临床试验徐波教授介绍,作为cit原创精神重要载体之一,今年将有12项新研究结果于“最新临床试验”、“特色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临床试验”和“特色研究首次公布”专场发布。
cit精神——推动革新
推进心血管介入治疗新技术在国内的认知和实践是cit始终肩负的使命。
cit精神——倡导对话
随着我国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和整体实力增强,国际联合论坛已不再居于cit最核心位置,而成为学术日程的有益补充,其日程设计最大特点是,既“各秀绝活儿”又充分根据中国医生需求特别编排,讲究中外交流和对话。